2020 美國CS二碩申請心得

CHANG YI-MING
11 min readMar 25, 2020

這段路上有許多要感謝的人,把這段經歷寫下希望能夠對於有相同夢想或是已經正在路上的人有所幫助。主要的目的是能夠讓人避免踩坑跟紀錄這一路上幫助我的人事物。以下是我會分享的大主題:
1. 申請困難
2. 考試心得
3. 拉我一把的人
4. 送給跟我狀況雷同的你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的背景
Start-up company 3 years experience
NTHU CS Master (Algorithm)
NCTU CS BS

準備時間 2019/10 ~ 2020/2

接著,以下是我現階段的申請結果,申請了八所學校 (按照放榜時間順序)

Admissions
1. SUNY Buffalo MSCS
2. UT-Dallas MSCS
3. University of Florida MSCS ($4500 tuition waiver)

Rejections

4. TAMU MSC (Possible Reason: 托福未破100)
5. UMN MSCS (Possible Reason: 托福未破100)
6. NorthWestern MSCS
7. Upenn MS CSIE
8. UW-madison PMP

Decis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MSCS

Photo by Jukan Tateisi on Unsplash

1. 申請困難 (選校,成績)

以下我會先談談選校的困難,還有以前的缺失造成的困擾。

及早確認截止日期

有一批秋季班的截止日期是在每年的年底 (12月前後,最有印象的是 UC系列),因為工作因素我一直到10月底才考出我的第一個成績,文件也幾乎是 0 進度。這部分相當的重要,邊選校要邊留意截止日期是否能搭配考試日期,免得到時候讓考試徒增壓力。

部分學校,不允許 CS雙碩士

因為是要相同碩士領域,許多學校網頁上已經寫上拒收相同CS碩畢人士。另外許多學校並沒有提及此項禁令,但仍強烈建議要寫信去詢問。
有學校回覆時強調要在 SOP 內選擇不同 Research Area,另一部分則是很客氣地請我申請 PHD program.

PTT 前輩 JasperHsieh 有將關於 Double CS Master 各校回覆整理成表格。強烈建議仍要再自行寫信去確認。各校每年的規定可能不大一樣,有越來越嚴格的案例。

極低的大學 GPA (2.33/4.3)

這邊是想寫給還有機會翻轉的年輕朋友們。大學研究所一路以來都是國內導向,突然有一天印出成績單要申請國外學程,心裡都在淌血。以下是我如果目標是出國唸書一定會改善的地方:
A. 認知自己的能力,最差我寧願延畢也要把專業課程好好修齊,成績拉高。
B. 退選。一定要把每學期退選一科考慮進去。
C. 選甜課。通通都可以學東西,成績比較好看會對於這個目標有所幫助。

若你有低 GPA的問題,考試重心請放在 GRE。 GRE 是能夠平反你學術能力的重要指標,這點也是我一開始忽略的。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2. 考試心得

2019/10 中~ 11底 TOEFL (5次)
2019/12 ~ 2 GRE (3次)

這部分我覺得有很多參考文,準備資料我個人沒什麼大差異 (字神講義 + 考滿分),所以會比較偏重在自己犯的錯。以下就是我犯錯過後的建議跟原因。

不要戀戰托福

這點對於還沒考 GRE 的人來說相當相當的重要。托福的性質只是一個門檻,過了就好。我的狀況是距離多數人的理想門檻 100 就差臨門一腳,但是回頭我還是會想跟過去的自己說 98 = 99 = 100,不必再鑽牛角尖。

避免短時間內狂考托福

托福改制後可以三天後接著考,我個人連考了數週 TOEFL。事實上,我得承認語言真的不是個可以臨時抱佛腳的科目。上天送我的成績就是 96、98、99、99 …。我以為有僥倖的破百的一天,但是沒有。這大大的延後了我準備 GRE 的時間。

準備好再去考試

準備考試前,自己曾經邊工作邊準備了 GRE 並且在寫了幾次難易度為簡單的模擬考試後就去炸了一發 (奇慘無比)。這成績加深我對這考試的恐懼,並且在日後申請造成了一小點困擾。原本的用意只是去試試水溫,我的經歷是… 這樣做有點有勇無謀。所以之後選擇了報名補習班,嚴肅看待這場仗。

最強的科目需要技巧嗎?

我認為我最拿手的聽力科目也在補習班的技巧幫助下進步到了接近滿分。考場中,原本的我會花費極大的心力戰戰兢兢的聽題目,然後再被選項騙。技巧讓我變輕鬆,而且不會被騙。畢竟一個科目考一小時,考到都快乾了。這是一場專注度的持久戰,一定得善加利用。

背單字越背越慌

很基礎的問題,那麼多單字… 時間有限啊!網路上有很多背單字的方法,千萬不要埋頭苦背單字書而已。我個人就是背一背,17天還沒7天就在懷疑人生,因為截止日期就快到了。所以後來我用以下一些小方法讓我可以快點背起來,提供作參考:

A. 搭配寫一陣子的題目,就算一開始什麼都不太會,邊寫邊使用 Google Translator (如下圖,換成英語系語言,會出現英文 definition 跟 同義字) 加深印象。寫題目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會的單字越來越多,心情也就越安定。

B. 整理關練字的表,並且在寫題目的時候看到一個常考字就寫出他所有常考的關聯字。 Ex. pervasive = ubiquitous = omnipresent …

不要懷疑你背單字的成果,找到常考單字,一直背下去跟寫下去就對了!

Photo by Alexei Scutari on Unsplash

3. 我的貴人

這段旅程的三大貴人 — Referrers&字神老師&實踐家留學顧問 Emma
我想先來真誠地用文字幫忙 字神老師Emma 做宣傳跟表達我的感謝

字神

雖然所有老師我都素未謀面,因為我大部分時間我是上班後趕去上 Video的課程。包含托福與 GRE 我都是在這邊短時間內學到技巧與拿到充足的資料。

A. 感謝康老師 (托福與 GRE 閱讀),沒有你收集的 GRE 題目練習,我根本無法進入狀況。所有的填空真經題我來來回回練習了三次。只要一煩悶就會拿出來看個幾頁,信心就多了幾分。

B. 這是威廉老師 (托福與 GRE 寫作) 每封回信後的結語。You long to have beautiful roses? Go and plant them. They do not fall from the sky~~。威廉老師每篇寫作都非常用心的批改,而且寫不好得發回重寫,我覺得這對長期未寫英文文章的我來說產生非常大的幫助。最重要的是威廉老師上課分享的留學故事,能讓上班後接著晚上上課的我起死回生。聽完都會覺得,他可以我也可以,再熬一下吧。

C. 謝謝布曦老師 (托福聽力),老師上課分享的技巧讓我輕鬆接近滿分。我把同一套技巧讓我太太練習也讓她大大進步了 5 ~ 6 分。準備考試的間隔,有請老師對於我的考試時聽力筆記與練習方法進行糾正。這真的很像重訓教練教重訓,自己練盲點太多,專業提點後嘗試才會見效。

D. 謝謝孟獻老師 (GRE 填空與單字) 。首先,雖然孟獻老師因生涯規劃已離職,但我仍很想謝謝他。因為我曾經剛上完 GRE 填空與單字後,覺得他寫的講義似乎對我沒什麼幫助。但是在我慢慢發覺自己的不足,並且開始整理筆記與努力背單字後,發現他的講義真的是精華… 慚愧之餘我也再次將他的講義來回寫了幾遍。

E. 艾老師(GRE 閱讀)上的閱讀課真的讓我很享受。非常清楚而且通順,我很喜歡在週末兩天都去聽她的課。回家後就會多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老婆分享,因為上完課就像是聽故事一樣記得故事大綱。現在還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文學討論,像是 — 討論南北戰爭,某方觀點認為南方會輸是因為南方不團結。個人認為這是對我來說影響最深遠的課程,了解西方歷史文化等等。甚至有一篇關於羅馬對於英國建築的影響,讓我跟一個英國人聊了大半天。

實踐家留學顧問 Emma

我可以很大聲的說,沒有 Emma,我的申請過程會痛苦萬倍。

當時的我真的像是無頭蒼蠅一樣衝來衝去想要突破僵局。看著截止日期一個一個去過,迫於時間壓力,我基本上是以戰養戰,邊戰邊思考未來邊申請。所以我非常需要一個可靠的幫手,以下我會列出幾點 Emma 的專業和十年經驗絕對能夠幫的上忙的地方:

A. 選校及確認 program
這部分在我選定了我的 concentration 後,Emma 提供了當時時間點能夠選擇的好學校。並且也用以往經驗推薦我某幾間學校。當我還在茫茫 TOP 100 中煩惱著我的 GPA 與 二碩問題,這幫助徹底讓我燃起了鬥志,因為選定目標就是往前衝的第一步。

B. 產出厲害的 SOP 與漂亮的 CV
我覺得這部分太重要了!Emma 能點出 SOP上的缺失,並且與我討論改進的方法。Emma 也建議我量身為所有學校打造專屬的 SOP。因此我的 SOP 一定會寫上我非常想修的課程系列,撰寫的過程中也會讓我瞭解到學校課程的優缺,進而審視我是否真心想進入就讀。簡而言之,Emma 是個很會去蕪存菁的分析者,所有的文件你都能與她討論。分析完目的,她清楚會告訴你什麼東西該刪掉什麼東西該留下,搭配上她的經驗提供的策略。經由她的幫助,我的個人文件有將我的強項與個人特色完整的凸顯出來。

C. 文件申請填表
Emma 會幫助你完成一些繁瑣的網頁填寫與郵寄資料,這部分有任何問題她也會幫你留意。你只要自己送出前檢查一下,就能夠安心的刷卡送出。

初次見面後就讓我選擇 Emma 的原因,是因為她很有耐心且『直接』回答了我許多問題。

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錢賺大家應該都會耐心回答吧?並非如此,這部分可能跟我本身條件有關係,有遇到有人叫我先把成績考出來再來考慮的,有遇到看到 GPA 希望我把申請目標放低一點的,而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Emma 則是展現了,雖然很困難但是如果我完成了 A B C 項目,我仍有機會的態度。雖然強勢的展現她能夠常常幫助別人逆轉勝的能力,溝通的過程中她仍很溫和地提出建議,分析優缺後請我自行抉擇。這個特質我相當的喜歡,因為我不希望直接有人幫我決定我一定得怎麼做。

最後,關於收費問題,我只想送一個匾額給 Emma『物超所值』。
有興趣的人請自行前往 FB 粉絲團聯絡 Emma,真心推薦。

Referrers

這部分是我覺得我在求學與工作過程中,全力以赴的地方。在每個階段,遇到喜歡的人與事物都會全力以赴 120% 的投入。 建議在自己走過的同時,也要留下當初一起共識的過程資料與成果,這樣多年後回頭翻找資料將不會遇到太多困難 (請善加利用 Google 雲端硬碟!當初使用 dropbox 忘記備份。許多學生時期的心血都花了很多管道才翻找回來)。另外,申請前我也將自己未來的目標告知推薦人,並提供一些能讓推薦人能夠回憶的資料。畢竟有些時間真的拉得比較長,例如距離我大學專題畢業時已經過了 7年左右。

相當感激我的推薦人的無條件支持
— 交通大學專題指導教授 陳志成教授
— 清華大學碩士指導教授 蔡明哲教授
— KooData CTO 吳齊人

4. 送給跟我狀況雷同的你

辭不辭工作?

這部分我個人是很慶幸我有專心打這隻怪。英文考試與處理文件耗費的時間和所需要的效率並不是我下班後可以負荷的。回頭去看,如果我想要邊工作邊處理這些事情,必須很有毅力的不間斷持續 6 ~ 12個月左右也許才能成果。

什麼最重要呢?

不要放棄,累了就休息一下,就當作自己是學生。

必須很老實的說,工作一陣子後重回學生,讀專業學科花了我一陣子適應,包含作息。這真的很痛苦,畢竟身邊的人很少有人跳回到這個環境。休息時間多和別人交流互相打氣,很多人在更辛苦的環境也爬了出來。身邊就有遇到一位懷著更遠大夢想的上班族,年紀比現在大學生已經大了一輪,仍堅持要帶著老婆去唸博士班,並且依舊持續上著班。聽到他口中說出『人生只有一次,拚他個一次』,當下可能覺得只是個模仿灌籃高手的打氣語。但當他托福硬生生從 60 拉到 9X … ,我只能跪了,越苦的人越努力。

我的分享就到這邊,喜歡的人請幫我分享,訂閱,和追蹤我的 IG … 不對!
請幫我按個掌聲就好,希望能幫助到走在相同路上的人。

--

--

CHANG YI-MING

Software Engineer & UFL MSCS Graduate Student — Sometimes you got to run before you can walk